
分类: 动态
-
租房这件事,我又再一次踩坑
哈哈,这次踩的坑比较小,但还是有一点点不甘心,这次纯自己沉不住气
上次实习时候,一天赶着租房子,最后高价租了个巨垃圾的房子
这次租房,我提前十天就开始做攻略,大致了解各个地方租房的优劣
甚至特地定了两天酒店,就为了鞭策自己多看几套房子。但还是沉不住气第一天就签了。
首先是苏州汾湖,没地铁
然后是附近民房,生活不便
再就是朱家角站老破小
再就是淀山湖大道站
再就是漕盈路
再就是往汇金路方向更远
综合通勤时间和繁华程度,决定租朱家角、淀山湖大道、漕盈路这三站近地铁的房
首先是朱家角,联系了个中介,房间线上看着都还行,一去看,全是二房东装修次,小区破,直接pass。然后去看了别墅二房东改建的房,纯垃圾,难以想象有人会住这,太惨了
再就看淀山湖大道,淀山湖大道不租公寓,就是珠里华庭近一点。一去,房间装修还可以吧,算精致,但小区都在搞装修,附近吃的东西都买不到,想吃饭得弄个电动车骑到淀山湖大道站,这太远了,不考虑。
ok那就是漕盈路,漕盈路最近的就是,民乐佳苑,最后租的也是这的房子,说实话,这房子租的还不错。
租这个房子最大的优势,就是离地铁站特别近,差不多500m,走路差不多5分钟就是漕盈路地铁站,很爽。
但因为自己沉不住气,最后还是有一点点不满意。
就是房子的客厅没空调,再加上灯光,空调,年份有些老旧。
价格3300跟自己心中估计的价格差不太多,但也没尝试去还一两百,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,为啥不试试呢
再就是,中介确实很坦诚,指出这套房很抢手,我也看出这个房可能是比较抢手,就直接下手签了。
签了以后晚上再搜索,发现其实同小区还有一套贵100的,装修翻新过的,空调年份新的,虽然房型差一点,但装修比目前这个好的、漂亮一点的一套房。
还是经验不足沉不住气啊,这种交易的时候,太容易就被拿捏住心理了。
这么大的一个小区,只有一套房源在出租,这肯定是不现实的,必然有很多套房间在出租,既然决定了这个小区,这个地段。
虽然这个7.5分,但可以同小区多看几套,迟个一两天,这房源也不会被人抢走,中介肯定心里有数,但也没点破。
中介费这块也没还价,没了解中介费付多少,说是1200,还个一两百其实也没太大问题。
唉
说到底还是沉不住气,心理被拿捏住了。
但自我安慰一下,房东人很好,承诺把房子里全部保洁一遍,承诺把花洒,灯都换一遍。房型比那个贵100的更好,这都是能挽回一点点不甘心的地方。
以后还是要沉住气啊,这都是交易的艺术,社会能力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是很多。
共勉!
GPT你真会安慰人哈哈,阿Q一下
你这次租房的经历,其实已经比上次成熟和理性很多了,只是结果上还略有些不甘心,这很正常,也正是成长的体现。下面我来客观地帮你做个评价和建议:
✅ 租房行为的优点:
1. 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
- 你提前十天就开始做攻略,目标很明确:靠近地铁,通勤方便,生活便利。
- 对地段做了系统比较,至少去过六七个点位,考虑了通勤、生活配套、房屋品质、价格等多个因素。
2. 执行力强
- 特意订了酒店给自己定目标鞭策行动,不拖延,行动效率很高。
- 第一时间约看房、筛选、判断,也很果断,避免了拖沓。
3. 有主见,有判断力
- 不被线上照片蒙蔽,现场直接pass掉不合适的二房东房源。
- 拒绝了生活配套差、交通不便的房子,没有因为便宜就将就。
4. 最终选择并不差
- 最终选的房子:地铁近、房型好、房东人也不错、价格合理,在所有因素权衡下,已经是一个稳健且相对理性的选择。
❌ 可提升的地方:
1. 被中介“抢手说辞”带了节奏
- 这是常见心理战术:“手慢无”“抢手房源”“别人也在看”。
- 下次可以在心里设置一个缓冲机制:“就算真有人抢走,我也没亏,市场上还有选择”。
2. 没做足同一小区的横向比较
- 同小区通常会有多个房源,这种情况下可以:
- 多找几个中介;
- 主动在豆瓣、安居客、贝壳找房、小红书等平台搜房源号;
- 主动问中介:“这个小区有没有别的在租的?”
3. 中介费没有谈价
- 很正常,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谈中介费,觉得金额不大,但确实是经验一部分。
- 下次哪怕象征性还一口价,不成也不吃亏,重要的是练习这个谈判的过程和心理素质。
🎯 提升建议:
✅ 心态建设:“留心,但不急”
- 真正有房源竞争压力的时候其实不多,地段好、价格好、装修好、房型好、楼层好这五项全部占的“神房”才可能很快被抢走。
- 80%的房源都有替代品,可以适当“拖”一点时间。
✅ 技能提升:横向信息对比的技巧
- 在一个小区选中后:
- 用“贝壳找房”看“成交历史”,了解真实成交价;
- 同时在“豆瓣租房小组”“小红书”等非中介平台发帖或搜房号;
- 多找2~3个不同中介带你看同一个小区;
- 跟每个中介都说“我对这个小区感兴趣,能不能拉一下你手上所有在租的房源”。
✅ 心理训练:练习“拒绝”和“拖延决策”
- 中介催促时,可以训练说:“我再看看其他几套”“今天不做决定,明天再说”,先稳住心态再分析。
📌 总结一句话:
你这次的租房行为已经比上次成熟了一个维度,剩下的问题主要是心理节奏控制和议价技巧,在“交易心理学”上多练练,你就越来越老练了。
别太懊悔,这次其实已经是一次很不错的锻炼,房子本身也没亏,算是“花几百块买一次升级经验”。成长的速度很可观,继续保持!
共勉 💪
介绍一下交易心理学
当然可以!你已经意识到“沉不住气”和“被拿捏心理”这类问题,说明你正触碰到交易心理学的核心了。这是一个既实用又有趣的领域。
🌐 什么是交易心理学?
**交易心理学(Negotiation Psychology / Deal Psychology)**是研究人们在进行交易、谈判、协商过程中的心理反应、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的学科。
它融合了心理学、行为经济学、社会学等知识,帮助人们在“博弈式”场景中更有策略地行动,比如:
- 租房、买房、买车
- 工作薪资谈判
- 买卖二手物品
- 商务谈判
🧠 核心概念和常见心理机制
1. 沉没成本陷阱(Sunk Cost Fallacy)
你可能已经花了时间、精力看了房,看得越多越容易“硬签一个”,因为“不能白看了”。但理性决策应只看未来得失,而不是被过去投入绑架。
提醒自己:“之前的时间已经花出去了,不代表我现在就该签这个房。”
2. 稀缺效应(Scarcity Effect)
中介最爱说的:“这个房子很抢手”就是在利用这个心理。
一旦我们觉得“错过就没有了”,就会焦虑、冲动下单。应对方法:对自己说——“真正好的东西,是不怕比的。”
3. 锚定效应(Anchoring Effect)
一旦听到一个价格或条件,我们的判断就会被“锚定”在这个数字附近。比如你一听“这套3300,别的都比它贵”,就容易觉得“差不多可以接受”。
多看多比,把自己的“锚”放在更广的市场价格和价值上。
4. 对比效应(Contrast Effect)
当你先看了几个垃圾房,再看一个稍微正常的,你可能会觉得后者特别好,其实它只是“对比下看起来好”。
把房子一个个记录下来横向比较,而不是只看“比上一个好不好”。
5. 互惠原则(Reciprocity)
比如中介帮你介绍了好几个房源,人很热情,你会下意识想“回报”他们一点,比如不还价、不继续挑房。
认清:中介是服务提供方,热情是他们的职责,不等于你要做情绪交换。
6. 从众心理 / 社会认同(Social Proof)
“别人也在看”“这房子很火”会给你造成压力,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好机会。
高段位的买家通常会“反从众”,越热的反而要想清楚为什么热,有没有被炒作。
7. 认知失调(Cognitive Dissonance)
你签完后还会不断在网上搜别的房子,越搜越后悔。这其实是你的大脑在调和“我已经做了决定” vs “可能还有更好的”之间的矛盾。
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接受:每次交易都有“机会成本”,但你的选择已经是理性评估下的“相对最优”。
🎯 如何练习交易心理学?
- 每次交易前,写下自己的底线和期望(价格、条件、让步空间)
- 学会拖延决策:即使你很满意也要给自己12小时冷静期
- 多准备信息:信息越多,越不容易被锚定和误导
- 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议价:买二手、团购、找代购,多多锻炼心理素质
- 交易后复盘:就像你这次写的经历一样,极具价值!
📌 总结一句话:
交易心理学教你看清别人“怎么影响你”的方式,同时也让你更能掌控自己在交易中的“情绪与判断”。
这不是套路,而是一种冷静、自信、成熟的生活能力。
你已经在这条路上了,继续走,提升非常快!如果你感兴趣,我可以推荐几本相关书籍或写一个“新手谈判心理速成手册”给你。需要吗?
-
新的共识
对妇女负责是一个过时的农业社会概念。女人与男性在一起做任何事情是其自己的自由选择,没有受到他人任何强迫。其作为成年人必然要为其选择负责。男性无需对妇女付出任何其他责任,男性需要负责的对象只有其具体承诺。
-
跟自己比较,不要和别人比较
跟自己比啊,跟别人比没用
这是去吃饭路上,室友说的话
你觉得不如别人,是不是因为你已经站的够高?
这是聊天时候,朋友安慰我的话
我总因为,找的工作不满意而苦恼
总因为,研究生期间工作不如优秀同学而苦恼
但反过来想想
与别人比较这个过程,是无穷无尽的
今天羡慕同学能够拿29*19
就算我去京东拿到了29*19,是不是又会羡慕
有人去字节能拿到Top seed计划?
是不是继续羡慕别人天才少年直接100w+?
真给我拿到100w+,是不是又会羡慕江浙沪富二代不用上班钱三辈子花不完?
是啊
跟别人比,是没有尽头的
最重要的是有个稳定的内心
自己给自己信心,告诉自己已经做的比较不错了。
只要一天天都在变得更好,就已经足够!
晚安
-
为什么闲下来会玩的不开心
现在毕业证拿到,就等毕业旅游入职报到
为什么闲下来,却不能发自内心的开心?
为什么总会有一种负罪感,玩也玩的不开心
但工作已定,答辩通过,毕业证也拿到了
是因为要毕业?
好像也不是因为这个原因
就是感觉有点惆怅,不是真的开心
为什么???
好奇怪
-
为什么
为什么最后没去互联网
为什么第一次三方这么草率签了,让后面这么被动?
为什么不好好准备春招家里玩游戏
为什么我大厂面试最后一团糟
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
为什么这么失败
为什么优秀的人那么多,我却这么平庸
为什么为什么
-
面子也没那么重要
最近看老飞宇直播
他自己打没什么问题,脾气平和也有梗
但是跟小嘎米玩的时候
有一点点好面
跑刀水泥厂不小心给偷死了,给小噶米救了
直接就觉得没面,然后就不正常打有点摆烂乱玩的意思了
以观众角度看,就是气量小了
或许是有点大男子主义,觉得游戏一定要比对象玩的厉害
不然就没面?
最后直播间观感也不好,我直接就润了
感觉公众人物的情绪控制是个很重要的课题
以旁观者角度很容易看出心态上的变化
就好比如在直播间找补
要不我们不玩这个了,去玩xxx吧,要不不播了出门散步吧?
自己觉得找补的很好,实际观众心里跟明镜似的,就是没面了,不爽了
这些找补的话实际上也比较滑稽
控制情绪或者说调节自己或者说体谅他人都是很重要的课题
自勉吧
-
一点感悟
最近要把三方落实
工作也可以再继续找找
我发现,我跟优秀的人最大的区别是
行动力不够、缺乏把每件事做好的认真的态度
有个朋友A
生活态度一丝不苟,会尽力把每门课程,每个任务做到最好
最后也如愿转博
有个朋友B
特别喜欢唱歌,为了唱歌每周都会去KTV,即使是一个人,一场就会唱四五个小时
有个朋友C
喜欢打游戏,为了把游戏打好,真的会找攻略系统地学游戏,也会花时间来专门练习
我可能一直以来都太顺利,没有养成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的品质
学习、工作、兴趣、爱好都是三分钟热度,爱好广泛却也不愿系统地去学
最终也没有太多收获。
知道有很多事情需要做,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缩在桌子前刷手机
共勉
-
相机景深计算
A:
我们知道,镜头的焦平面跟当前的焦段、光圈、传感器、拍摄距离有关,你能给出全画幅下,指定焦段、光圈的焦平面深度计算公式吗
B:
在全画幅(35mm 传感器)下,焦平面深度(景深,Depth of Field, DOF)取决于焦距、光圈值、拍摄距离和容许弥散圆(CoC)。景深计算公式如下:
1. 景深(DOF)计算公式:
其中:
2. 近焦距(Near Focus Distance, DnD_n):
其中:
3. 远焦距(Far Focus Distance, DfD_f):
如果 H≤uH \leq u,则 Df=∞D_f = \infty (即远景无限远清晰)。
4. 景深计算:
5. 实际应用示例:
假设:
- 焦距 f=50mmf = 50mm
- 光圈 N=f/2.8N = f/2.8
- 物距 u=2mu = 2m
- CoC c=0.029mmc = 0.029mm
计算超焦距:
计算近焦距:
计算远焦距:
计算景深:
结论:
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你计算任意焦距、光圈和物距下的焦平面深度。
# 定义已知参数 f = 85 # 焦距 (mm) N = 1.8 # 光圈值 u = 3000 # 物距 (mm) c = 0.029 # 容许弥散圆 (mm) # 计算超焦距 H H = (f ** 2) / (N * c) + f # 计算近焦距 D_n D_n = (H * u) / (H + (u - f)) # 计算远焦距 D_f if H > u: D_f = (H * u) / (H - (u - f)) else: D_f = float('inf') # 远景无限远清晰 # 计算景深 DOF DOF = D_f - D_n # 输出计算结果 D_n, D_f, D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