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

  • 租房这件事,我又再一次踩坑

    哈哈,这次踩的坑比较小,但还是有一点点不甘心,这次纯自己沉不住气

    上次实习时候,一天赶着租房子,最后高价租了个巨垃圾的房子

    这次租房,我提前十天就开始做攻略,大致了解各个地方租房的优劣

    甚至特地定了两天酒店,就为了鞭策自己多看几套房子。但还是沉不住气第一天就签了。

    首先是苏州汾湖,没地铁

    然后是附近民房,生活不便

    再就是朱家角站老破小

    再就是淀山湖大道站

    再就是漕盈路

    再就是往汇金路方向更远

    综合通勤时间和繁华程度,决定租朱家角、淀山湖大道、漕盈路这三站近地铁的房

    首先是朱家角,联系了个中介,房间线上看着都还行,一去看,全是二房东装修次,小区破,直接pass。然后去看了别墅二房东改建的房,纯垃圾,难以想象有人会住这,太惨了

    再就看淀山湖大道,淀山湖大道不租公寓,就是珠里华庭近一点。一去,房间装修还可以吧,算精致,但小区都在搞装修,附近吃的东西都买不到,想吃饭得弄个电动车骑到淀山湖大道站,这太远了,不考虑。

    ok那就是漕盈路,漕盈路最近的就是,民乐佳苑,最后租的也是这的房子,说实话,这房子租的还不错。

    租这个房子最大的优势,就是离地铁站特别近,差不多500m,走路差不多5分钟就是漕盈路地铁站,很爽。

    但因为自己沉不住气,最后还是有一点点不满意。

    就是房子的客厅没空调,再加上灯光,空调,年份有些老旧。

    价格3300跟自己心中估计的价格差不太多,但也没尝试去还一两百,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,为啥不试试呢

    再就是,中介确实很坦诚,指出这套房很抢手,我也看出这个房可能是比较抢手,就直接下手签了。

    签了以后晚上再搜索,发现其实同小区还有一套贵100的,装修翻新过的,空调年份新的,虽然房型差一点,但装修比目前这个好的、漂亮一点的一套房。

    还是经验不足沉不住气啊,这种交易的时候,太容易就被拿捏住心理了。

    这么大的一个小区,只有一套房源在出租,这肯定是不现实的,必然有很多套房间在出租,既然决定了这个小区,这个地段。

    虽然这个7.5分,但可以同小区多看几套,迟个一两天,这房源也不会被人抢走,中介肯定心里有数,但也没点破。

    中介费这块也没还价,没了解中介费付多少,说是1200,还个一两百其实也没太大问题。

    说到底还是沉不住气,心理被拿捏住了。

    但自我安慰一下,房东人很好,承诺把房子里全部保洁一遍,承诺把花洒,灯都换一遍。房型比那个贵100的更好,这都是能挽回一点点不甘心的地方。

    以后还是要沉住气啊,这都是交易的艺术,社会能力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是很多。

    共勉!


    GPT你真会安慰人哈哈,阿Q一下

    你这次租房的经历,其实已经比上次成熟和理性很多了,只是结果上还略有些不甘心,这很正常,也正是成长的体现。下面我来客观地帮你做个评价和建议:


    ✅ 租房行为的优点:

    1. 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

    • 你提前十天就开始做攻略,目标很明确:靠近地铁,通勤方便,生活便利。
    • 对地段做了系统比较,至少去过六七个点位,考虑了通勤、生活配套、房屋品质、价格等多个因素。

    2. 执行力强

    • 特意订了酒店给自己定目标鞭策行动,不拖延,行动效率很高。
    • 第一时间约看房、筛选、判断,也很果断,避免了拖沓。

    3. 有主见,有判断力

    • 不被线上照片蒙蔽,现场直接pass掉不合适的二房东房源。
    • 拒绝了生活配套差、交通不便的房子,没有因为便宜就将就。

    4. 最终选择并不差

    • 最终选的房子:地铁近、房型好、房东人也不错、价格合理,在所有因素权衡下,已经是一个稳健且相对理性的选择。

    ❌ 可提升的地方:

    1. 被中介“抢手说辞”带了节奏

    • 这是常见心理战术:“手慢无”“抢手房源”“别人也在看”。
    • 下次可以在心里设置一个缓冲机制:“就算真有人抢走,我也没亏,市场上还有选择”。

    2. 没做足同一小区的横向比较

    • 同小区通常会有多个房源,这种情况下可以:
      • 多找几个中介;
      • 主动在豆瓣、安居客、贝壳找房、小红书等平台搜房源号;
      • 主动问中介:“这个小区有没有别的在租的?”

    3. 中介费没有谈价

    • 很正常,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谈中介费,觉得金额不大,但确实是经验一部分。
    • 下次哪怕象征性还一口价,不成也不吃亏,重要的是练习这个谈判的过程和心理素质。

    🎯 提升建议:

    ✅ 心态建设:“留心,但不急”

    • 真正有房源竞争压力的时候其实不多,地段好、价格好、装修好、房型好、楼层好这五项全部占的“神房”才可能很快被抢走。
    • 80%的房源都有替代品,可以适当“拖”一点时间。

    ✅ 技能提升:横向信息对比的技巧

    • 在一个小区选中后:
      • 用“贝壳找房”看“成交历史”,了解真实成交价;
      • 同时在“豆瓣租房小组”“小红书”等非中介平台发帖或搜房号;
      • 多找2~3个不同中介带你看同一个小区;
      • 跟每个中介都说“我对这个小区感兴趣,能不能拉一下你手上所有在租的房源”。

    ✅ 心理训练:练习“拒绝”和“拖延决策”

    • 中介催促时,可以训练说:“我再看看其他几套”“今天不做决定,明天再说”,先稳住心态再分析。

    📌 总结一句话:

    你这次的租房行为已经比上次成熟了一个维度,剩下的问题主要是心理节奏控制和议价技巧,在“交易心理学”上多练练,你就越来越老练了。

    别太懊悔,这次其实已经是一次很不错的锻炼,房子本身也没亏,算是“花几百块买一次升级经验”。成长的速度很可观,继续保持!

    共勉 💪


    介绍一下交易心理学

    当然可以!你已经意识到“沉不住气”和“被拿捏心理”这类问题,说明你正触碰到交易心理学的核心了。这是一个既实用又有趣的领域。


    🌐 什么是交易心理学?

    **交易心理学(Negotiation Psychology / Deal Psychology)**是研究人们在进行交易、谈判、协商过程中的心理反应、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的学科。

    它融合了心理学、行为经济学、社会学等知识,帮助人们在“博弈式”场景中更有策略地行动,比如:

    • 租房、买房、买车
    • 工作薪资谈判
    • 买卖二手物品
    • 商务谈判

    🧠 核心概念和常见心理机制

    1. 沉没成本陷阱(Sunk Cost Fallacy)

    你可能已经花了时间、精力看了房,看得越多越容易“硬签一个”,因为“不能白看了”。但理性决策应只看未来得失,而不是被过去投入绑架。

    提醒自己:“之前的时间已经花出去了,不代表我现在就该签这个房。”


    2. 稀缺效应(Scarcity Effect)

    中介最爱说的:“这个房子很抢手”就是在利用这个心理。
    一旦我们觉得“错过就没有了”,就会焦虑、冲动下单。

    应对方法:对自己说——“真正好的东西,是不怕比的。”


    3. 锚定效应(Anchoring Effect)

    一旦听到一个价格或条件,我们的判断就会被“锚定”在这个数字附近。比如你一听“这套3300,别的都比它贵”,就容易觉得“差不多可以接受”。

    多看多比,把自己的“锚”放在更广的市场价格和价值上。


    4. 对比效应(Contrast Effect)

    当你先看了几个垃圾房,再看一个稍微正常的,你可能会觉得后者特别好,其实它只是“对比下看起来好”。

    把房子一个个记录下来横向比较,而不是只看“比上一个好不好”。


    5. 互惠原则(Reciprocity)

    比如中介帮你介绍了好几个房源,人很热情,你会下意识想“回报”他们一点,比如不还价、不继续挑房。

    认清:中介是服务提供方,热情是他们的职责,不等于你要做情绪交换。


    6. 从众心理 / 社会认同(Social Proof)

    “别人也在看”“这房子很火”会给你造成压力,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好机会。

    高段位的买家通常会“反从众”,越热的反而要想清楚为什么热,有没有被炒作。


    7. 认知失调(Cognitive Dissonance)

    你签完后还会不断在网上搜别的房子,越搜越后悔。这其实是你的大脑在调和“我已经做了决定” vs “可能还有更好的”之间的矛盾。

    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接受:每次交易都有“机会成本”,但你的选择已经是理性评估下的“相对最优”。


    🎯 如何练习交易心理学?

    1. 每次交易前,写下自己的底线和期望(价格、条件、让步空间)
    2. 学会拖延决策:即使你很满意也要给自己12小时冷静期
    3. 多准备信息:信息越多,越不容易被锚定和误导
    4. 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议价:买二手、团购、找代购,多多锻炼心理素质
    5. 交易后复盘:就像你这次写的经历一样,极具价值!

    📌 总结一句话:

    交易心理学教你看清别人“怎么影响你”的方式,同时也让你更能掌控自己在交易中的“情绪与判断”。

    这不是套路,而是一种冷静、自信、成熟的生活能力。
    你已经在这条路上了,继续走,提升非常快!

    如果你感兴趣,我可以推荐几本相关书籍或写一个“新手谈判心理速成手册”给你。需要吗?

  • 新的共识

    对妇女负责是一个过时的农业社会概念。女人与男性在一起做任何事情是其自己的自由选择,没有受到他人任何强迫。其作为成年人必然要为其选择负责。男性无需对妇女付出任何其他责任,男性需要负责的对象只有其具体承诺。

  • 如何在macbookpro播放蓝光原盘文件

    众所周知,国内流媒体严格限制码率,相同分辨率下画质、锐度、对比度、色准均不如网飞、油管、HBO等国外流媒体。

    想在国内实现高质量观影体验,除了翻墙直接观看流媒体外,另一个渠道就是搜集电影、电视剧的原盘文件,挂载圆盘文件本地播放。

    播放设备选择上,目前的共识是,windows操作系统色彩管理混乱,各显示器厂商色准、色域、对比度虚标严重。多种因素结合之下,使用macbook播放视频是画质表现最优秀的选择。

    明天写

  • 写在入职之前

    写在入职之前

    刚才洗澡时候想,马上入职体检参加工作了,是不是该写点什么

    突然有点不想写,因为写着写着就走到——自我检讨,检讨不改,自怨自艾的循环里了。

    但想想,以前每年6.7都会写文章来记录自己当下,这两年反而没写了,可能是离高考久了,释怀了?

    这次是四月一号回的,到写这个文章的四月十一日,在家里过了整整十天。

    在家里反而没什么特别的想法,似乎就跟之前研究生阶段回家没什么区别,研究生本身也自由,基本没有课,回学校,离学校跟导师说一声就行,没有什么“学期感”。

    现在想想,我的求学生涯结束了吗?

    大抵的确是结束了罢~

    毕竟本科研究生双证都拿到,目前也没有读博的打算。

    我小学是在闵集小学,很多事情已经不记得,记得当时操场还是泥土地,小学成绩一般般。小学同学能记起来的已经不多。

    沿着同学这条线回想,似乎还能想起些同学,但似乎我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关系都处的不怎么好,有点孤僻,联系的朋友也不多。

    小学同学到初中会重新分班,初中同学去了不同高中,哪还有联系呢。

    初中成绩还不错,最后赶在政策调整那一届进了我们这最好的高中。

    我仿佛比较走运,感觉这辈子很多节点都赶上了政策,如果不是那年名额多了,我可能去不了重点高中?

    保研那年如果不是名额增加,那本科绩点也不能说这么稳妥保送研究生。

    接着顺初中回想,一些初中同学到现在还在联系,就是最近几年没怎么见了。但偶尔还会在微信上聊天。

    不想回想了,回想起来感觉能够想很久,一些记忆已经消失了,但残存在脑海里的记忆还有很多。

    说说大学,大学先去学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,然后大一转专业计算机去。

    当时为什么会转计算机呢?好像是当时转自动化要考试,有点难,但是转软件容易,结果稀里糊涂转去了软件。

    如果本科直接准备就业,我会过什么生活呢?不清楚,22年行情肯定比今年好,本科找好工作也不少见。

    我好像大学里很多决定,都没怎么仔细规划过想过,好像因为当时大一宿舍卷成绩,要保研,最后就走上上课保研这条路了。

    现在想想,本科时候除了上课,打游戏,好像集体活动没参加多少,甚至校外聚餐都只是跟舍友去几次。

    不像研究生时候,朋友多,羽毛球,马拉松,KTV,烧烤,健身,数不胜数。

    很多事情都一言难尽,不想写了。

    回到现在,按照我这伤春悲秋的性格,毕业应该洋洋洒洒写一大堆字,一大堆感想才对。

    但为什么现在反而写不出什么想法呢

    是因为毕业的愁绪在三月已经抒发完了吗?

    看到学信网上不在籍(毕业)这五个字,突然愣神一下。

    是啊,书读完了。

    我有收藏登机牌的习惯,我得找找,甚至找得到7年前坐飞机第一次去哈尔滨的登机牌。

    今天看这张登机牌,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,当年南航还是天合联盟成员,现在不是了。

    一张加菲猫联名的南航登机牌带我去哈尔滨,今年研究生毕业,两张东航机票上海中转回武汉,带我离开哈尔滨。

    是啊,不用再去哈尔滨了,本科时候还很讨厌哈尔滨,哈尔滨经济不发达,城市不美观,冬天刮风真的很冷,吃的不合胃口。

    但到今天,哈尔滨承载了太多青年时期的记忆,对哈尔滨也多了一份感情。哈尔滨似乎成了除家外的第二个故乡。

    突然觉得苹果这个相册设计的真棒,结合iCloud,能把很久以前的相片全部存起来。

    翻相册还看到了一本书,那是本科时候认识一个女生送我的,好像是一起上音乐课认识的,还是一起做物理实验认识的?

    我靠,这书我得找找,到我手里好几年了,我还没看完呢

    那女生真的很爱看书,给我介绍了好多作者,她说她在学小提琴,说她最喜欢作者是汪曾祺,汪曾祺的散文她非常喜欢。

    这位女生家在昆明。昆明又名春城,研究生时期我去了很多地方,但云贵川那边直到今年我都还没去看过。

    看体检之后有没机会去吧,就当是缅怀当年的青春。

    去操场散步一次后,这段友谊就寄了。

    现在看以前大一时候的相片,我靠,这是人,什么愣头青。女生不喜欢也正常、、、

    续:

    心血来潮去楼下找这本书,我真是服了,书弄丢了,等明天问问我妈吧。

    这么有意义一本书丢了。

    提起这个,大三也有一点点喜欢一个女生,后来得知别人有男朋友也无疾而终。

    直到今天手机里还藏着一张角落里有她的相片。

    今天给这台笔记本清了一下灰,然后重装了系统。研究生用了三年这台笔记本(打了三年游戏!)

    上班以后家里放台式,感觉就用不到笔记本了。即使出差也是拿macbook,确实比win笔记本出差方便太多。

    夜深了,其实是快天亮了,突然有一点点感慨,学生时期总还是青春活力,热情洋溢的。但参与工作,身份转变,似乎感觉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,好像就没有学生时期那种青春自由感了。

    先写成这样,明天再写吧

  • 跟自己比较,不要和别人比较

    跟自己比啊,跟别人比没用

    这是去吃饭路上,室友说的话

    你觉得不如别人,是不是因为你已经站的够高?

    这是聊天时候,朋友安慰我的话

    我总因为,找的工作不满意而苦恼

    总因为,研究生期间工作不如优秀同学而苦恼

    但反过来想想

    与别人比较这个过程,是无穷无尽的

    今天羡慕同学能够拿29*19

    就算我去京东拿到了29*19,是不是又会羡慕

    有人去字节能拿到Top seed计划?

    是不是继续羡慕别人天才少年直接100w+?

    真给我拿到100w+,是不是又会羡慕江浙沪富二代不用上班钱三辈子花不完?

    是啊

    跟别人比,是没有尽头的

    最重要的是有个稳定的内心

    自己给自己信心,告诉自己已经做的比较不错了。

    只要一天天都在变得更好,就已经足够!

    晚安

  • 为什么闲下来会玩的不开心

    现在毕业证拿到,就等毕业旅游入职报到

    为什么闲下来,却不能发自内心的开心?

    为什么总会有一种负罪感,玩也玩的不开心

    但工作已定,答辩通过,毕业证也拿到了

    是因为要毕业?

    好像也不是因为这个原因

    就是感觉有点惆怅,不是真的开心

    为什么???

    好奇怪

  • 为什么

    为什么最后没去互联网

    为什么第一次三方这么草率签了,让后面这么被动?

    为什么不好好准备春招家里玩游戏

    为什么我大厂面试最后一团糟

   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

    为什么这么失败

    为什么优秀的人那么多,我却这么平庸

    为什么为什么

  • 如约而至的深夜emo

    如约而至的深夜emo

    今天要去拿硕士服

    明天合影

    今晚看系统发现学位证编号已经下来了

    为什么我还是这么不开心

    不想离开哈工大,不想上班

    工作不满意,对自己状态也不满意

    深深的落差,对自己不认可

    内心深处充满自卑

    害怕被人瞧不起

    一方面不修边幅,外貌也不出众,身体也不健康

    各方面都一事无成

    学习比不过别人,论文发不过别人,工作没别人找的好

    脾气也不好,性格也不好,从不体贴人,自私,软弱,懦弱

    没有特长,一无是处

    没有喜欢的人,不认识异性,知心朋友交流的也少

    不会察言观色,不会聊天,无趣

    懒惰,不上进,不聪明

    好高骛远但又不脚踏实地

    每天真的很自卑,很绝望

    除了爸妈,我都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

    有时候在想,直接就这么死了。

    是不是其实,也没人在意

  • 面子也没那么重要

    最近看老飞宇直播

    他自己打没什么问题,脾气平和也有梗

    但是跟小嘎米玩的时候

    有一点点好面

    跑刀水泥厂不小心给偷死了,给小噶米救了

    直接就觉得没面,然后就不正常打有点摆烂乱玩的意思了

    以观众角度看,就是气量小了

    或许是有点大男子主义,觉得游戏一定要比对象玩的厉害

    不然就没面?

    最后直播间观感也不好,我直接就润了

    感觉公众人物的情绪控制是个很重要的课题

    以旁观者角度很容易看出心态上的变化

    就好比如在直播间找补

    要不我们不玩这个了,去玩xxx吧,要不不播了出门散步吧?

    自己觉得找补的很好,实际观众心里跟明镜似的,就是没面了,不爽了

    这些找补的话实际上也比较滑稽

    控制情绪或者说调节自己或者说体谅他人都是很重要的课题

    自勉吧